
耒阳融媒6月30日讯(记者 赵娟 李靖宇 戴玉婧)夏日时节,驾车驶进耒阳市哲桥镇泉塘边村,一块块烟田郁郁葱葱,一株株烟株蓬勃向上,一片片烟叶青翠欲滴,长势十分喜人。看着眼前的景象,村里的种烟种粮大户曾德唐说:“今年烟叶长势特别好,肯定能有个好收成。”
烟田就是粮田,烟农就是粮农。曾德唐既是村干部,又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,从2021年开始种烟,承包村里的70多亩农田。对于大多数烟农来说,“一烟一粮”的烟粮融合种植模式已经习以为常,“以烟稳粮、以烟促粮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。“我们种植的优质烟叶是‘河北中烟’‘四川中烟’的高档烟草原料;半个月后,我们的烟田还可以抢种晚稻,全程机械作业,实现烟稻双收的现代农业循环发展。”曾德唐和记者算了一笔账:其烟田亩均产值可达到六千元左右,亩产粮食在千斤以上,一茬烟一茬稻种下来,每年亩均产值可突破7000元。”
“别小看这烟稻轮作,好处可多着呢。”提及烟粮轮作的益处,耒阳市烟草专卖局(分公司)哲桥烟草站站长黄匡济如数家珍:“烟稻轮作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形成了生态循环链条。种烟可以增加土壤肥力,种稻又可改善烟田连作障碍,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。这样交替种植能减少病虫害,粮食产量比单一种植高出不少,亩产水稻稳定在千斤以上。”
泉塘边村的“钱景”,也正是哲桥镇发展“烟粮轮作”模式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哲桥镇立足本地实际,按照“以烟促稻、以烟稳粮、粮烟协同发展”产业融合思路,大力推广“烟粮轮作”模式,采用“大户承包、连片种植、规模化发展”生产模式,选派烟草站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精准指导,给予种植户全程“保姆式服务”,达到粮烟协同发展、节本增效的目的,让农民富了“钱袋”、鼓了“粮袋”,绘就了一副产业兴、农民富、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!
青山生金叶,绿水润粮田。“烟粮协同,联动发展”的哲桥镇正以绿色为笔,在阡陌间书写可持续发展的诗行。
一审:梁斌
二审:陈剑民
三审:陈平放
责编:徐霞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【简讯】三架街道:屋场恳谈话安全 交通出行筑防线
喜讯!耒阳市文联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 “三下乡” 优秀团队称号
夏塘镇:严查涉摩涉电违法!守护农村道路安全出行
耒阳市举办2025年结核病防治暨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培训班
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试点工作获好评
情暖“八一”:老兵“见”老兵 暖人又暖心
联通引领数智转型 政企协同共绘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耒阳市党员教育培训“周五课堂”:《奋进新时代》上、下集
下载APP
分享到